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

手工皂的『專有名詞』介紹

昨天(六)下午上天然手工皂時,老師有做個『專有名詞』的介紹講義,講義裡有什麼是皂化?什麼是皂化價?什麼是Trace?什麼是超脂?什麼是熟成期?什麼是果凍效應?什麼是INS值?什麼是假皂化?什麼是皂基?什麼是皂化反應?

昨天上課不是只有講解『專有名詞』,還要給我們製作抗痘皂,所以老師跟我們講幾個現在冷製皂會遇到的『專有名詞』。


所謂皂化價指皂化1公克油脂所需要之鹼(即做皂常用的為氫氧化鈉)的毫克數(1克=10毫克)。例如,橄欖油的皂化價是0.134,因此要讓1克的橄欖油完成皂化反應,就需要0.134毫克的鹼。製作手工香皂時,必需先清楚所用配方中各種油脂的皂化價,才能精確的計算出需要使用鹼的份量,鹼量太多對皮膚不好,鹼量太少油脂的反應不完全。不過,各種油脂的皂化價,會因地及生產過程而有所不同,通常都取一個範圍或平均值做參考,各個油的皂化價可參考本工房的計算程式


熟成期:濃稠態的皂液入模後,此時皂液的溫度會持續升高,因為皂化的反應仍在進行著,而且是很激烈的在進行中,並且會持續放熱,入模靜置後,皂糊變硬,皂體的溫度才會開始慢慢的下降,約2~3天才可脫模。入模的皂必須放一段時間將鹼性降低,放越久鹼性越低,依配方不同,熟成期的長短也有所差異。熟成期是4~6週,在這段時間,80%以上的皂化在脫模時已經完成,在此之後就可以安全使用。


各種油脂的INS值以皂化價-碘價所計算出來的,也就是碘價愈低的油脂(如椰子油、可可脂)INS值愈高。
油脂的INS值影響成品的軟硬度,如果配方中軟油比例較高,INS值低,做出的皂就較軟。一般建議INS值在160,若INS值在120~170都算理想的硬度。


昨天老師跟我們介紹皂化價、熟成期和INS這三個專有名詞,介紹完後,跟我們講一下要如何做“茶樹抗痘深層潔膚皂“,講完後,就讓我們分組製作。


下一篇文章要跟大家說“如何製作茶樹抗痘深層潔膚皂“,請期待喔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